前些日看了福建省小学生朱尔丹写的一篇文章,讲的是该校举行的植物挂牌活动。别看只是小学生,他们为校园植物制作的“身份证”可都是高水准的,兼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在一块关于石榴的标牌中,用的是这样的介绍文字:我的大名:石榴。我的英文名:pomegranate。我的家乡:伊朗,阿富汗。我的好处:做药,观赏,品尝。我的要求:对土壤要求不高,以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为好。我的样子:人们说我是多子多福,红红的,肉一粒粒的,像球一样。小朋友,你能为我作首诗吗?
读完该文,在为之叫绝的同时,我也禁不住反思当前各地公园、绿地及风景名胜区在植物挂牌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一是各地植物标牌挂得太少。通常,各地植物园和重点公园会对园区重要植物张挂标牌,但普通公园、街头绿地及社区绿地很少为植物挂牌。“目前,湛江市政府正在加大‘创园’力度,成绩有目共睹,但美中不足的是,很多花草、树木并没有挂上标志牌。建议所有的公园、观海长廊、南桥河边、各绿化小区、绿化带,在条件允许的地方,都为植物挂上一些标牌。”类似湛江市民这样的呼声和建议是非常普遍的。当前,国家把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而市民活动频繁的公园、绿地就是科普宣传的最好阵地,为公园、绿地中的各类花草树木张挂标牌,不仅可传播科普知识,也能为园林景观增加点文化气息。
二是植物标牌的制作多注重科学性,但趣味性不足。综观各地植物园或公园张挂的植物标牌,样式多是刻板的方形,内容主要是种名、科属,产地、习性及用途,就像板着面孔的教书先生引不起人们求知的兴趣。再看看小学生们是怎么制作植物标牌的———“我们请写字最好的同学给植物写文字介绍,请画画最好的同学给植物标牌美化,并尽全部的力量把初稿变得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在他们的笔下仙人球的标牌是这样写的:“喔喔,我叫仙人球,喜欢干不喜欢潮湿,请让我多晒晒太阳。”正是这样有趣的标牌,激发了孩子们认识植物、探索植物科学的浓厚兴趣。虽然公园绿地中制作标牌不可能像校园里小学生那样挖空心思求新增加趣味性,但不妨借鉴他们的思路,不能仅仅为植物张挂了准确无误的标牌就算完成了任务,而是要多考虑怎么增加引起人们认识植物的兴趣,并有助于人们牢记这些植物的名称和特性等。
三是普遍缺乏对植物的文化底蕴进行深度挖掘。植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不仅能满足人们在物质层面的需求,而且已进一步升华到精神层面,衍生成丰富的植物文化。各地植物园或公园在制作植物标牌时,不妨对当地重要、珍稀的树种和有着历史渊源的植物个体进行文化方面的深度挖掘,把与植物相关的名人诗句、历史典故等穿插其中,将植物标牌制作得更加精彩。让人们通过植物标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游园的间隙获得知识和精神方面的双丰收。